兴坪镇位于县城东北部,漓江上游两岸,距县城25公里。东与恭城县西岭乡交界,南与福利镇、阳朔镇相连,西与白沙、葡萄、杨堤三乡(镇)接壤,北与灵川县潮田乡毗连。全镇总面积305.4平方公里,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39人。

兴坪镇是原熙平县治所在地。三国甘露元年(公元355年),熙平县治设在今兴坪镇狮子嵅村。同年,建溪河圩(大榕树至今粮管所一带山地),是阳朔最早的圩镇。隋开皇十年(590年),熙平县治由狮子嵅迁往阳朔镇后,此处仅作圩镇。“熙平”经历史沧桑,年深日久,讹为“兴坪”,距今已有1737年的历史。

清初,兴坪属长乐乡崇富里管辖,清末民初属东上区管辖,民国二十年设兴坪乡。公元1949年11月仍称兴坪乡。1950年2月,将大源乡以及杨堤、天顺各一部分村并入兴坪称第三区,1956年1月至1957年改称兴坪区。1957年12月后,分为兴坪、江村、画山3个乡,划归第三区的原天顺乡有一部分村分出建立桥头铺乡。1958年8月,建立兴坪人民公社。1961年分为兴坪、江村、画山、桥头铺4个人民公社。1962年7月,公社体制改三级所有为两级所有,撤销大队设区,称兴坪区,画山一部分归葡萄区。1968年10月,复称兴坪人民公社。1984年10月,改称兴坪镇至今。

兴坪镇辖桥头铺、画山、古皮寨、书家堡、白山底、思的、大源、江村、西塘、水洛、兴坪、西山、渔村、大坪14个行政村和兴坪、渔业队2个居民区,171个自然村。2002年末,全镇有1.04万户,4.26万人,其中非农业人口2500人。汉族4.215万人,其它民族479人。

兴坪镇政府所在地兴坪镇,1996年被国家建设部确定为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集镇,2000年9月3日被自治区人民政府确定为自治区重点集镇。镇直属单位设财政所、福利国税分局兴坪征收处、税务所、农业服务中心、市场服务所、旅游服务站、环保站、计生服务所、公安派出所、供销合作社、食品站、农村信用社、农行营业所、电信所、邮政支局、粮管所、司法所、文化广播电视服务站、供电所、中心校、中心医院等。每逢三、六、九日为圩日。

兴坪镇属丘陵地区,东高西低,中间平原,山高坡陡,海拔在400米以上,最高峰为嵩坪龙,海拔1701米,是全县最高峰。全镇森林密茂,河流纵横交错,地势复杂。清咸丰四年(1854年),农民起义首领邓兴爵、钟兴茂率义军东渡漓水,杀土豪和团练首领,开展反清斗争。抗日战争时期,桂东北人民抗日游击纵队临阳联队在这里建立兴坪区、天顺、大源乡民主政权和游击根据地,是革命老区。